年轻人的新信仰:演唱会狂欢的宗教化趋势

 kaiyun体育官网在线登录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10-05    |      


90后女孩辞职后,一年内狂追50场五月天演唱会,这背后,演唱会如何成为年轻人的新“宗教”?近日,记者采访了多位乐迷,探寻这场狂欢背后的故事。

的调味剂

“集体欢愉的能力建在我们体内,那是非常深沉的渴望。”美国作家芭芭拉·艾伦瑞克在《街头的狂欢》一书中提到。尽管狂欢是人类基因中的本能,但在历史的长河中,它却常常遭遇压制。如今,后疫情时代,演唱会为何重新成为年轻人的狂热大会?

01 当狂欢消失了

90后女孩辞职后,一年内狂追50场五月天演唱会。在北京、上海、香港等地,她随着人潮欢呼,用社交媒体记录下青春的瞬间。这场持续的狂欢,是她释放压力、走向新人生的动力。

“集体欢愉”的感受,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并不陌生。英国人类学家罗宾·邓巴发现,在旧石器时代,交谈能帮助人们聚集成约150人的团体。而音乐和舞蹈,则能帮助人们打破隔阂、凝聚社群。

然而,在漫长的历史中,集体狂欢这种天赋却屡遭压制。16世纪,法国贝阿恩的伊丽莎白女王曾下令禁止唱歌和宴会;17至20世纪,欧洲的教会与官方制定了上千项法条,扼杀大众喜爱的嘉年华活动。

02 狂欢何以复兴

2025年,五月天成立25周年,在中国大陆举办了40场演唱会,其中23场被乐迷苹果追看。这背后,线下演出市场的复苏,以及年轻世代对情绪消费的追逐,共同推动了演唱会热。

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学者董晨宇认为,当个体无法改变结构,进而转向情绪消费,无论是旅行、演唱会还是购物,都是自我调适的重要方式。

03 狂欢是解药吗

演唱会不仅提供写作素材,更陪伴苹果度过了“出走”的时光。对她来说,演唱会变成了日常生活的调味剂,牵引着她去往不同城市,结识更多朋友。

从苹果和子晴的经历中,我们可以看到,演唱会让更多年轻人在线下产生连接,这种互动与线上社交媒体紧密交织。而演唱会独特的沉浸式体验,则为年轻人提供了情感满足。

“大家都过得挺苦的,”苹果认为,“能对自己的生活有帮助”才是最重要的。对于阿龙来说,追逐演唱会成了他人生的“解药”。而对于子晴来说,演唱会让她更加开放,愿意多出门社交。